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航空科技 > 正文

来自南极的新年祝福!送给中航大人!

类别:航空科技 日期:2021-1-3 4:54:40 人气: 来源:

  推背图全文11月10日,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的中国第37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从上海起航,奔赴南极执行科学考察任务。

  近日,中国民航大学收到中国第37次南极科学考察队的电报,科考队向中航大全体师生致以诚挚的节日问候和衷心的感谢。

  极地生活有多艰辛?那可能是长达一个月的晕船之苦,可能是被冰冻蛋糕咯牙的生疼,也可能是在被打乱的生物钟下分不清时间的思乡之情。

  投身科考工作有多伟大?“伟大”这个词恐怕不会出自于南极科考队的口中,他们更多地是着大自然的美丽,默默克服着难以想象的困难。那是面对冰雪中升起的五星红旗时难以自已的“自豪感”,那是青春的价值、选择的无悔、身为后浪的力量!

  数次南极科考队里,有两位青年是中国民航大学的校友。元旦来临之际,他们也给母校送来祝福,向老师和同学们致以问候。让我们走进他们,聆听南极故事。

  时小松,中国民航大学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2005届毕业生。自2014年起参加南极科考工作,执行第31、32、33、35、36次南极考察,主要在固定翼飞机队工作,历任副队长、队长等职务,负责固定翼飞机在南极的运行及保障。

  程绪宇,中国民航大学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制导与控制专业2015届毕业生。2015年毕业后进入南极科考队,在中国第32至37次南极考察期间,五次赴南极执行科考任务,主要在固定翼飞机队工作,目前担任37次队综合队队长,曾参与中国极地固定翼飞机“雪鹰601”首航。荣获中国第33次南极考察“优秀南极考察队员”、中国第34次南极考察“优秀南极考察队员”的称号。

  “这里拥有大自然最具耐心的雕刻师,它用风雪做刻刀,经过千万年的酝酿,将裸露的地表镌刻成肃穆的艺术品。这里也拥有大自然最具创意的画家,沉默的冰山、飘逸的云、坦率的阳光被它糅合在一起,形成一幅幅让人惊叹的作品。凝神倾听,你会发现南极还有好多音乐家,狂风时的激昂、雪山融水时的轻柔灵动、海冰摩擦时的节奏明快。”第一次见到南极时,程绪宇用“如诗如画”来形容其动魄的美。

  选择加入南极科考队,可以说是一种巧合,但也是一种。进入民航大学读书时,程绪宇的梦想是制造国产大飞机,经过四年的努力,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了解到国家首架固定飞机要正式运行,抱着好奇的态度和对南极的向往,程绪宇投递了简历并通过笔试、面试成为南极科考队的一员。

  无独有偶,当时正在上班的时小松在帮朋友看招聘的时候留意到原国家海洋局在招聘,也是抱着尝试一下的心态,就加入了这支队伍。根据专业特点和特长,他主要负责飞机飞行相关的沟通协调工作。由于南极跟国内飞行的不同、各个考察站的航空管理运行情况不一样,飞行存在许多不确定性,这就需要有专门的人特别是熟悉航空领域的人参与其中,尤其是设备故障后,受限于或备件不足等条件,要想尽办法及时进行安装及修复。

  “虽然没有为民航事业做出直接的贡献,但是可以通过在学校学习的专业知识,保障固定翼飞机的运行和飞行安全,也算没有母校对我的培养,也让我通过专业结合我的兴趣为祖国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虽然从万里蓝天变为了冰雪高原,但后浪青年的梦想颜色总是那绚丽的中国红。就像时小松在采访中说的他在南极最好的一张照片就是第一次与五星红旗合影。按下快门的那一瞬间记录的不仅是难以形容的激动,更是一代又一代南极科考人逐梦的起点和。

  2017年1月8日,在第33次南极科考队执行科考任务期间,我国首架极地固定翼飞机“雪鹰601”成功降落在位于南极冰盖最高区域冰穹A、海拔超过4000米的昆仑站机场,实现了该类飞机世界上首次在此降落,在国际南极航空历史上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程绪宇介绍,冰穹A区域被称为人类不可到达之极,此类机型从未在如此高海拔低氧的南极之巅起降,尽管制订了周密计划,但所有人都非常紧张。飞行时长总共约9个小时,机舱温度很低,人员还需要吸氧,驾驶过程非常痛苦。

  直到飞机顺利返程,大家悬着的心才真正放下来。“那天恰巧是我们固定翼飞机队队长的生日。为了庆祝任务成功和队长生日,我和队友们用雪做了一个蛋糕。由于飞行过程长,等到队长凯旋时,雪蛋糕早已冻得很结实了,变成了冰蛋糕!我们还是他咬一口,尽管队长表示‘牙都要被硌掉了’,但我们知道他心里乐开了花,因为这次飞行标志着我国南极考察正式迈入陆海空立体考察的新,这是每个中国人的骄傲。”程绪宇如数家珍般地讲述着他们的“南极故事”。

  这篇神秘的土地,素来有“八极”之称,即特别遥远的“远极”、特别难以到达的地方“难极”、海拔特别高“高极”、特别冷“冷极”、风特别大“风极”、特别干旱“旱极”、冰雪特别多“冰极”以及特别的荒芜“荒极”。除了冰蛋糕,他们还吃过冰冻了一年的鸡蛋,不时还会面临帐篷被风雪埋住的风险…… 但是恶劣的自然并不是最的,远离家人的思念更让人难以。

  尤其在今年年初疫情期间,原本计划2月中旬回国的时小松,将行程推后了两个多月才能通过坐船的方式,硬扛着晕船的痛苦回到上海。家中孩子比较小,家人也十分惦念深处异国他乡的儿子……时小松用“觉得对家人的亏欠比较多”道出了许多南极科考人的。每一名南极科考人都是抛家舍业、远渡重洋。有的人无法迎接孩子的出生、有的人无法见病重的父亲最后一面,只能将深深的思念和埋在心底。但正是一代代海的奉献,南极事业才有今天的成就。

  每一次前往南极工作,短则数月,长则近一年,其间没有所谓的“休息日”“假期”,工作之余,考察队员会开展马拉松、皮划艇、雪上足球等比赛,甚至还有看电影猜影片中冰山经纬度等活动。程绪宇还和喜欢音乐的朋友组建了一支小乐队,制作过带有冰雪气息的音乐专辑。“南极事业需要新鲜血液的注入,年轻人会采用更多元方式来推动行业进步。人们以前通过文字和图片认识南极,现在年轻队员把无人机带到了现场,直接进行视频剪辑,用更好更快的新手段讲述南极故事。”

  值得一提的是,即便在南极这么艰苦的之下,科考队垃圾分类,所有的垃圾,都要分得非常清楚。因为南极的很脆弱,也是整个南极考察一以贯之的。

  “我第一次去南极的时候,只能坐船去,现在因为固定翼飞机的运行,我们可以选择航空的方式前往南极,之前前往南极,在上可能就要花一个月的时间,而且在南极执行任务完之后,没有别的办法回来,只能等船来接,执行一次任务,可能只需要在南极工作一个星期或者一个月,但是要花费三个月或者四个月的时间在上。现在,通过航空的方式前往南极,可能只要三天或者四天,执行任务就可以飞出来,整个加起来,一个月时间就可以完成,这是效率非常大的一个提高。”

  时小松、程绪宇用青春南极科考的变化。从他们首次到南极越冬时需要几经周转才能联系到国内,到现在网络覆盖了南极,随时可以给家人报平安、分享南极趣事;食物从单一的某几样,到现在变得越来越丰富;赴南极的方式从最早的海拓展到航空……每一个变化都标志着中国的南极科考事业越来强大,而投身于其中的科考人也越来越热爱这片领域。“每每看到科考站的五星红旗就有一种强烈的自豪感,尤其是看到我国考察队把五星红旗在别的国家考察队面前升起来时,就更感受到自己国家的强大,够感觉到我们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加强提升!”时小松作为学长向中国民航大学的学弟学妹寄语,“注重平时学习工作中提升学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他希望现在的青年大学生不论是在英语学习、还是无用知识的有用性上都要注重平日的积累,伴随着中国发展越来越快,国际化的领域越来越广,一定能够对未来有所帮助,在真正工作岗位“用”的时候才能更胸有成竹。

  “亲爱的果果,因为参加中国第32次南极科学考察,没能你的出生,舅舅感觉很遗憾。虽然你还是襁褓中的小婴儿,无法看书识字,但我还是想给你写一封信,也许将来有一天你想听一听关于南极的故事。”程绪宇曾在写给外甥果果的信中记录着南极的,他希望外甥的“心灵像南极的冰雪一样永远”,更希望自己的经历能够为果果一个逐梦的启蒙。

  南极考察手段更加完善,考察效率不断提高,能够产出更多有价值的科研,能够为人类认识南极,认识全球气候变化发挥更多的作用。他们希望越来越多的国产的装备能够列装南极,更希望中国的文化能够在南极有更多的体现和展示。

  程绪宇做事认真,乐观向上,学习刻苦,成绩优秀,综合测评排在专业前列,获得国家学金。毕业时有多种工作选择,主动放弃了繁华优越的都市生活,选择艰苦的极地考察研究工作,为国家南极科考做出贡献,是中国民航大学学生的杰出代表。

  当我看到南极考察队向中国民航大学传发的元旦贺电,得知民航大学的优秀学长们积极投身南极科考工作,尤其是读了小松学长对学弟学妹们的寄语,身为民航人,我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南极科考是展现国家科技实力水平的重要项目,而参加南极科考的学长们正是将个人发展和国家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这样的人生才是最有意义的,最值得我们追求和向往的。我们要积极向学长们学习,不断注重个人提升,注重平时的学习工作,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成为未来民航强国的人和建设者,用青春谱写祖国民航事业的华章!

  仔细读了两位学长的事迹,两位学长生动地为我们展示了当代民航,充分地将当代民航和中航大的优秀传统带到了南极科考工作之中。程绪宇学长的事迹不断的激励我们奋发向上,投身于科研工作中,学习他的开拓进取的,为母校增光添彩让母校以我们为荣。

  

0
0
0
0
0
0
0
0
下一篇:没有资料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声明:网站数据来源于网络转载,不代表站长立场,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

CopyRight 2010-2016 科技创新信息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