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军事科技 > 正文

大国重器!跟美帝分庭抗礼的又一个产业链

类别:军事科技 日期:2019-8-18 10:13:37 人气: 来源:

  虽然身为男儿身,可君临也从未发现过它有啥应用场景,但又怎能轻易割舍之?毕竟身体发肤授之于父母所以,我们pass它,暂按不表。

  那么,前两个无用之物,即使不能完全感同,许多人也会跟君临一样深有感触,在我们提升个人修为的过程中均愿割舍之。

  这么说吧,如果一直以来你都是在蹭高帅富邻居家的无线网,有一天或者他看你不爽、或者他自己提前更年期心情不好,居然地把WIFI密码给改了!

  就像金庸小说里,江南七怪之首的柯镇恶,不管对方武功多高,他都敢帮你看清已婚男人大喝一声“,纳命来”;

  “大过能力的脾气”属于No Zuo No Die,一般这么玩的家伙,在电视剧里活不过第一集(至于打架没赢过、装13没输过的柯镇恶,活了一百多岁的浮夸设定,着实是种基因突变)。

  “没实力的温柔”多会成为备胎,对,就是那种会修电脑的、随叫随到的、常被发卡的那类备胎。

  不难看出,以上情境里,让人产生尴尬的关键,在于缺失“实力”和“能力”俩词,而这两个词属于“雪中送炭”的要素。

  实力和能力往往决定了剧情的最终,无论你喜欢还是不喜欢,认同还是不认同,这似乎是个普世规律。

  实力和能力决也似乎是一条,像神祇一样与你我同在,贯穿于我们下至情情爱爱或柴米油盐的日常鸡零狗碎、中至职场或企业市场竞争、上至国家运行或国际博弈;

  当然,以上只是假想的应用场景。如果你没get到这两类无用之物的现实性,那君临就举个现实发生过的场景: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东栋梁”萨达姆搞完内部清洗后,“全国人民的狂热爱戴”+“号称世界第四军事强国的120万大军”+石油,让老萨自信心爆棚,着实有点儿飘。

  面对美利坚的,钢铁直男老萨态度强硬,不仅表示不撤出科威特,还叫板“一旦美国人敢插手管此闲事,我老萨将使他们血流成河、”。

  线小时的陆战,老萨军队丢盔弃甲,伤亡超过10万、被俘逾6万,3500多辆坦克、1200多辆装甲车、2500多门火炮被摧毁。

  再然后,海陆空几乎全军覆没。而老美只有146人阵亡、467人受伤,这就是所谓的第一次海湾战争。

  更惨的结局,你们也都知道了,老萨坟头的野草早已超过五丈长,不同的是,这次山姆大叔打到巴格达只用了不到30天。

  这就是个典型的“大过能力的脾气”的例子。在这个例子中,有几个点滴的片段值得我们暂停、回放、赏析和研究。

  可美利坚的兵哥哥们就是会玩花样,先用第一颗导弹远程将水电站炸出一个洞,然后第二颗在百公里之外跟进发射,并自动沿着第一颗导弹炸出的洞飞进目标,瞬间掉整个设施。

  第二个片段是:在2003年第二次海湾战争中,一次作战任务里,美兵哥哥的远程导弹顺着新闻大楼的通风口钻进去。

  是的,就是顺着那个连汤姆和杰瑞似乎都会卡住的小小通风口,一直向下钻,在百公里之外取敌方首级。

  这类特效,定会让吕布引以为豪的辕门射戟自惭形秽,亦会让曹孟德改口惊呼“天下英雄,唯山姆大叔与操尔!”

  而这种花式射击,是GPS在军事上精确制导的典型应用,导弹的背后是基于GPS的精准定位和图像精确制导。

  说到GPS,我们不得不承认,它的确是个好东西,也的确是个很牛掰的东西,但又是让世界爱恨交织的玩意儿。

  我们大众最早接触GPS,可能更多来自于汽车或手机定位,他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但似乎又像个熟悉的陌生人。

  GPS的全称为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隶属于美国空军。投建经过了20年之久,耗资高达几百亿美金。

  它最早是为美军量身打造的,后来才给民用,能为全球用户提供低成本、高精度的三维、速度和精确定时。

  1957年,美苏冷战处于焦灼窗口期,地球这个舞台已渐渐无法满足二者的撕逼需求,于是他们便开始在太空争霸赛中你来我往,推搡得如火如荼。

  这时,两位美国科学家发现,苏联这颗卫星的频率出现了偏移,并是相对运动引起的多普勒频移效应。

  当他们将此发现汇报给五角大楼时,美方正在为一个问题而发愁:“茫茫大海中,渺沧海之一粟的美国战舰,该如何定位?”

  两位科学家的汇报,让众人眼前一亮:既然你们能天上卫星的,那下逆向思维,天上的卫星也肯定有办法发现地上的你们在哪里。

  发芽归发芽,但要实现GPS全球定位的畅想,需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卫星该采用低、中、高,哪种轨道来运行呢?

  若用低轨,精度倒是高,但起码得200多颗卫星才能覆盖全球,这样的工程实在是个不折不扣的吞金兽,毕竟山姆大叔家也不是大叔一个人说了算啊,实在是养不起这类败家宠物。

  经过折中,美国选择了中轨道方案,24-36颗卫星便可覆盖全球,性价比杠杠的,那么说干就干吧。

  后来的事情,你也知道了。从1978年开始,美国发射了第一颗卫星,直到 1995年整个系统才投入运行。

  现在,GPS已有30颗卫星,分为军用和民用两种定位模式,前者是毫米级别,后者只是分米级,其中民用模式向世界免费。

  美国几乎所有的单兵、坦克、飞机、战舰、大炮,都在使用GPS,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军备和民用设施也对其依赖至深、犹如吸毒上瘾。

  事实上,美国对GPS的免费过程,一半是出于无奈,另一半是有意而为之,属于半推半就下的顺理成章。

  一方面, GPS系统只能单向通信,就像。具体是哪个人在使用,美国无法详细知情,那还怎么收钱?

  借用互联网领域的一条:若一家公司的服务是收费的,用户就是它需要营销的客户;若该服务选择免费,用户就会成为受此公司控制的产品。

  另一方面,GPS在全球免费,瞬间就形成了巨大的市场,围绕这个市场所形成的各类细分产业,均遵照GPS标准进行设定和开发,这产生了一种比吸毒“药物依赖”还的“惯性依赖”。

  科学家对于大气、重力场、、洋流、冰川、地球板块运动、地震及火山自然灾害等的研究,也基本可以歇菜了

  那么问题来了,回到文章开头的那种蠢萌情况:邻居家的网速快归快,好用归好用,但他万一得了经期烦躁综合症,真就不让你用了,你打又打不赢、舔又舔不好,尴尬不尴尬?

  更极端的是,他给你使坏,干脆给你发送虚假信号。那么,轻则汽车、轮船、飞机跑错道,重则导弹发射出去却又飞回来炸了你自己家。

  GPS还真就存在以上说的这些,因为GPS的干扰极易实现,从技术上也就是动动手指的运动。只要在以下三个环节略施手脚即可:

  ① 增大定位偏差。只要对信号人为干扰,降低定位精度,我们自然就没法好好用了,且这种事他们还真就干过;

  ② 直接关闭局部频率。只要通过计算,直接关掉中国区域能接收到信号的那几颗卫星,大家的各类设备都得嗝屁。

  ③ 改变编码方式。连卫星都不用关,只要改一下编码算法,你现有接收机收到了信号却无码,只能在地上干着急;

  全中国的时间系统,都是依靠卫星上的原子钟,每个区域都会有大型的授时中心,原子钟直接控制该地区的、银行、大型工业区等设施的时间标定。

  银河号事件。1993年7月23日,美国以获得情报为由,地中国“银河”号货轮在向伊朗运输制造化学武器的原料,要对中国进行制裁,制造了让世界哗然的“银河号事件”。

  当时,“银河”号正在印度洋上正常航行,好端端的船就懵了圈,不得不停下来。事后大家才知道,这是因为当时美国关闭了该船所在海区的GPS信号,使船变成了无头苍蝇,就只能停止了航行。

  结果我们的船被扒下搞了个遍,没有发现任何化学武器原料,却中止正常航运长达33天之久。

  第一枚导弹准确命中目标,但众人的欢呼声还未落,第二枚和第三枚导弹突然无法追踪,最终偏离射程。

  不仅我们,世界人民也看到了这个。1999年,印巴为争夺克什米尔地区爆发了卡吉尔战争。

  木秀于林,必遭风催。由于印度表现太抢眼,美国不想看他太张扬,就直接把印巴战区的所有GPS信号给关了。

  上世纪,英国前外相哈默斯顿就说过:“国家与国家之间,没有的朋友,也没有的敌人,只有的利益!”这成为了国际关系的一个基本准则,被称之为“敌友定律”。

  盟友也好,敌对也罢,不管现在关系如何,一旦影响到对方基本利益,而你又被对方卡住了脖子,后果可想而知。

  同理,一旦对GPS形成依赖,就会像吸毒者一样无法自拔。尤其是在军事领域,这会是一件很的事情。说得再通俗点,你玩王者荣耀正嗨呢,突然被别人关了小地图,可不就抓瞎了?

  既然不能被GPS扼住咽喉,那我们唯一的出是必须发展本国的定位系统,必须追求卫星领域的自主可控,它具有显著的战略意义:

  首先,就是。卫星系统是保障、实现自主可控的重要基础,能避免在未来可能的战争中受制于人,同时还可反制潜在敌人;

  其次,是经济效益。自主研发的卫星系统不仅能省去引进技术的巨额资金,若众多行业广泛应用自身系统形成生态圈,则能使社会经济发展进入良性循环,同时还可投放到国际市场来挣别人的钱;

  再者,就是技术储备。大国科技不进则退,发展自己的卫星系统,可借此做足技术储备,才可在新一轮科技中抢占制高点。

  说到北斗系统,年纪稍微大点的人,可能会想到上个世纪的铱星计划。而且,总有人把北斗系统比喻成中国版的铱星计划。

  褚人获在《隋唐演义》开篇即讲“不知松柏,生来便有参天形势;虎豹小时,便有食牛气概。” 这句话形容早期的铱星倒是可以,但很遗憾,咱们的北斗虽是虎豹和松柏,但生来也曾灰头土脸过。

  北斗人默默无闻地低调了很多年,只是在最近“北斗系统完成基本建设,即将全球覆盖”的新闻中,才让我们着实嗨了一把。

  而在多年以前,提到北斗,中老年人会联想到“天上的星星参北斗”,青少年还以为是动画片北斗神拳。

  北斗卫星系统(英文简称BDS),是中国自主建设、运行的全球卫星系统,是为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定位、和授时服务的重大空间基础设施。

  这是继美国GPS、俄罗斯GLONASS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系统,加上欧盟的伽利略系统,并称为全球四大卫星系统。

  铱星属于“天才少年过慧易夭”,北斗则更像“普通少年踏实奋斗日子越过越好”的典型剧本,厚积而薄发,它将会有更远大的前程。

  没落贵族摩托罗拉,曾是通信行业呼风唤雨的巨头,它曾有个野心勃勃的构想:发射由77颗近地卫星组成的星群,通过卫星之间的中转,建立一个地球上任意两地之间都能直接无线通信的网络。

  由于金属元素铱有77个电子,这项计划就被命名为铱星计划(虽然后来卫星的总数降到了 66 颗),名字听起来似乎挺酷,而且剧本也极易让众人热泪盈眶。

  于是从1987年开始,在万众瞩目的下,摩托罗拉耗时11年,耗资数十亿美元造了66颗卫星,平均分布在6条太空轨道上,组成了一个庞大的卫星网络,信号足以覆盖全球,用移动设备就可在全球区域内通话。

  但在商业上,它却是个的失败。投资高达六十亿美金,每年的费又是几个亿。除了摩托罗拉等公司直投和发股集资外,还举债三十亿美元,每月光是利息就高达几千万美金。

  风投为了尽快收回投资,过早将铱星系统投入商用,而当时这个系统通话的可靠性和清晰度又并未尽如人意,数据传输速率仅2.4Kps,这使用户大失所望。

  这使得目标用户群望而却步,它开业的前两个季度,在全球只有一万个用户。愿意高价使用铱星服务的用户寥寥无几,市场经营惨淡,远低于预期。

  毫无意外,铱星公司一直亏损,最终导致银行抽贷、股东撤资,并遭受了股市上停盘的致命打击,只得宣告破产剧终。

  虽然早在上世纪70年代,“两弹一星”的们就启动过“灯塔一号”工程,试图对卫星进行畅想和探索,且80 年代初期,亦提出了双星定位方案,但因经济条件、国内外等种种原因而被搁置。

  第一次海湾战争,装载GPS的精确打击武器首次大规模使用,作战效能全球,也把国人给惊醒了。

  山姆大叔的花式射击,在众人幼小的心灵中深深烙上了烙印。经此一役,关于“卫星系统对于一个国家,究竟意味着什么?”的问题引发了议论狂潮。

  结果,大家意见很一致:卫星是所有现代化武器的眼睛。决策层深刻意识到了自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被搁置十年的探索计划重出江湖。

  所以,欧盟搞Galileo的时候,中国当然首先想到了合作,上来就是两个亿投资,还设立了中国研究中心。

  可后来发现,欧洲人效率实在不敢恭维,原来达成的合作计划无限向后推迟。更不仗义的是,很多核心技术根本不带我们玩。这跟依靠GPS有啥实质区别?

  第一步, 2003年之前,建成北斗一号试验系统(3 颗卫星)。解决我国自主卫星系统的有无问题。形成中国本土覆盖,可谓之北斗一代;

  第二步,2012 年底之前,建成北斗二号系统(16 颗卫星),形成亚太区域覆盖。向亚太地区提供服务,即为北斗二代;

  第三步,2020 年前后,建成北斗全球系统(35 颗卫星),实现全球覆盖和组网。向全球提供服务,即北斗三代,可谓是真正的北斗系统。

  说干就干!1994年,中国毅然启动北斗一号工程。而此时,我国正面对1989年以来国家实施的最严密技术。

  众志成城之下,2000 年成功发射两颗,2003 年又发射第三颗,形成了由3颗定位卫星组成的北斗一代。服务区域在东经 70-140 度之间、北纬 5-55 度之间,定位精度优于 20 米。

  平心而论,北斗一代问世时,美俄的系统已经相当成熟了。此时与他们作对比,北斗一代简直就是个玩具。国家花了大价钱,结果造出的东西让大家给骂惨,研发人员们自然是灰头土脸。

  你花500块钱买个2G手机,即使双卡双待6个喇叭还带七彩跑马灯,却骂它不如苹果IOS强大,这么比并不公平。

  汶川地震时,所有通信设施一片狼藉,通讯基本靠吼、治安基本靠狗。虽然北斗一代被GPS完爆而被骂惨,但它却第一次大显,在争取“72小时黄金抢救时间”时,发挥了巨大作用。

  北斗一代的建成,也解决了当时的国家对 PNT 服务的急需,它不仅可以定位授时,还可以进行短报文通信,为发展后续的两步走奠定了基础,让我们顺利进入了第二步。

  当时,美国GPS、俄罗斯GLONASS已各发射了20多颗卫星,已完成了全球组网。放眼望去,最适合卫星的黄金频段已被美俄尽数皆占。

  好在此时,欧盟也希望建立自己的全球卫星系统,二者便一起推动国际电联从航空频段中挤出一小段犄角旮旯,给平等申请,我们和欧盟同时成功申报。

  2004年,开始启动北斗二代建设。此时,欧盟已向该频段发射了伽利略卫星。我们的频段有效期只剩不到3年,而该频段的首颗北斗卫星还在研制之中。

  与时间赛跑,我们怕过谁?2007年4月14日,我们举国之力,硬是从西昌将这颗寄托了几代人希望的卫星发射成功,距离频段失效期限不到4个小时,赶上了建设全球卫星系统的末班车。

  到了2012年,“北斗二号”卫星系统已经发射了16颗卫星,完全覆盖了亚太地区,从而完成了对亚太大部分地区提供海、陆、空全方位的卫星服务。

  除了还不能达到全球覆盖,性能上已与GPS 不相上下,甚至在互动性上优于 GPS,这加速了进入第三步阶段。

  北斗三代于2016 年 9 月正式启动。2017 年 11 月,北斗卫星系统全球组网的新时代。

  2019 年,计划发射 8-10 颗卫星。到 2020 年,北斗将完成 35 颗“北斗三号”卫星的组网,从而实现全球无差别的高精度定位,提供包括自主、定位、授时、局部地区报告和短报文通信等相关服务。

  鉴于GPS可能是把达摩克里斯之剑,都想摆脱这种。有鸿鹄之志的国家很多,但能力可撑起野心的却很少。因为全球定位系统实在是太宏大,综合国力不强、工业体系不全的小国根本玩不转。

  俄罗斯GLONASS吃的是前苏联老本。前苏联于1976 年启动,苏联解体后由俄罗斯继承该计划,并于1995 年完成组网。目前实际由24颗卫星组成,原理和方案都与GPS类似。2007年开始运营,当时的服务范围仅为俄罗斯境内。至2009年,已拓展至全球。

  Galileo是举欧盟之力在发展。欧盟于1999年初正式推出伽利略计划,2001年3月启动研发,2012年10月成功发射了部分卫星,现已基本实现全球信号覆盖,预定于2020年实现全部卫星组网。

  举全国之力、集全民之智建成的北斗,使我国成为继美、俄之后的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系统的国家,打破了GPS系统垄断的局面,增强了我国在国际卫星领域的话语权和主动权。

  建设速度上,世界四大系统中,美国GPS和欧盟Galileo最快纪录一年6星、俄罗斯GLONASS一年9星,而我们2018年实现了1年10箭19星,100%的成功率,创下了系统建设最快纪录。

  (1)快速定位。目前北斗三代的组网,定位精度不输给GPS,在亚太地区将会更高,且能与GPS进行兼容与互操作。

  北斗空间段采用三种轨道卫星组成的混合星座,与其他卫星系统相比高轨卫星更多,抗遮挡能力强,尤其低纬度地区性能特点更为明显。而且采用星间链进行卫星间信息互传,减小了对地面站的依赖。

  (2)精密授时。北斗具有单双两种授时功能,可提供数十纳米级的时间同步精度,搭载的新一代铷原子钟,300万年只有1秒误差。

  (3)短报文通信。北斗具有双向数字报文通信能力,“双向”是北斗的绝活,而美、俄和欧盟的系统都是单向的。

  无论是军用还是民用,北斗对我国意义重大,称其为“大国重器”丝毫不夸张。在技术上,它完全可以与新一代GPS媲美。

  这就是所谓的北斗三代,也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北斗全球卫星系统。它凝聚了几代人的,而我们即将它的闪亮登场。

  北斗在性能上绝不输给GPS,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只是目前北斗在商业化方面起步较晚,而 GPS 由于先发优势,北斗暂时未能撼动GPS的市场领头羊地位而已。

  但我们的机会在巨大的国内市场和“一带一”。这种巨量需求,足以支撑北斗成为世界第二大系统,赶超的会让GPS都感到脊背发凉。

  国内14亿人口的市场不必多说。对于“一带一”,此区域内有 71个国家,区域人口占全球48%,但P仅占全球18%。

  而在可预见的未来,此区域将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北斗系统的成本和性能优势将会得淋漓尽致。

  因此,“一带一”国家有望成为北斗海外布局的突破口,打开海外增长空间。目前北斗基础产品已输出到 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30多个“一带一”国家和地区。

  我国目前卫星与服务领域企事业单位约1.4万家,从业人数超过50万。相关上市公司(含新三板)总共 58 家,上市公司涉及卫星与服务的相关产值,约占全国总产值的 11%。

  待到2020年,北斗完成全部组网,中国将全面建成服务全球的北斗卫星定位系统,定位终端社会总持有量将超过 10 亿台,届时用户规模有望达到世界第一。

  空间端和地面端是国家的核心基础设施,主要由国家主导投资研发制造。空间端由航天科技集团主抓,地面端则以中电科集团等为主导,这些属于“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领域,行政大于市场,我们暂按不表。

  而用户端,是市场化比较明显的环节,主要通过市场运作来满足社会需求。且参与的玩家五花八门,包括央企军工集团下属公司、地方国企参股的军工企业及众多的民营企业。

  因此君临此处所讨论的北斗产业链,主要是指用户端,它也分为上游(基础部件)、中游(终端产品)、下游(运营服务),具体分布如下:

  基础部件是北斗产业链自主可控最关键的部分,主要由基础器件、基础软件、基础数据等构成。而其中基础器件的芯片、板卡和天线又是重中之重。

  目前,这三块的核心零部件依然受制于国外,基本上被博通、高通、 SiRF等欧美日企业所把持,自主可控之任重而道远。

  但可喜的是,近年来上游国产化进程正在快马加鞭追赶中,北斗国产芯片、板卡、天线 年,国产北斗双频 SOC 芯片及国产五模四合一北斗三代芯片的推出,标志着我国已经迈入芯片技术先进国家的行列。

  目前,国产北斗兼容型芯片及模块销量已突破 7000万片,性能价格比肩国际水平,国产高精度板卡和天线销量也分别占国内市场的30%和90%。

  经过几年的积累,芯片、天线、 GIS、板卡、地图、模拟源等已实现全面配套,基础产品也实现了国内自主研发,且已进入规模应用阶段。

  中游主要为终端产品,由终端集成和系统集成构成,是用户最直接的一个层面,也是北斗产业链产业发展的重点。

  专业领域包括高精度测量、GIS 数据采集、车辆调度终端等,大众消费领域主要有便携式自动系统(PND)、车载设备等。

  截至 2018 年底,各类国产北斗终端产品应用规模已累计超过8000万台,采用北斗兼容芯片的终端产品社会总保有量接近7亿台。

  国内卫星定位终端产品总销量突破 5.3亿台,其中具有卫星定位功能的智能手机销售量达到 3.9 亿台。

  从北斗产业链来看,下游是基于运营服务的各种应用领域。运营服务是通过对卫星信号的处理、,为终端用户提供综合服务,比如实时况信息、定位、及通信等。

  按服务内容,运维服务划分为专业和大众两类应用市场。专业市场国内外企业都有涉及,部分行业应用市场具备政策壁垒,国外企业尚难进入,大众市场则大部分市场份额被国外企业垄断。

  在政策不断加码及需求日益增长的共同推动下,北斗技术应用已经突破智能手机、车载两大传统市场,在多领域多场景实现应用,如交通运输、海洋渔业、防灾减灾、精准农业、信息服务等市场,未来或将迎来高速发展期。

  另外,在物联网快速发展背景下,融合发展将是北斗发展新的趋势。“北斗+”会持续向穿戴式设备、无人驾驶、综合安防和智慧城市建设等领域渗透,物联网也必将受益于北斗系统的建设。

  随着2020年北斗全球组网,并伴随着卫星条例的发布,北斗产业规模化进程将加速前进,产业链上中下游市场空间将逐渐打开,并迎来爆发。

  既然如此,我们就一起来寻找一下,北斗产业链的上中下游中,有哪些值得我们持续和关注的标的企业。

  据不完全统计,A 股市场中,与北斗系统用户段产业链相关度较高的上市公司约30余家,大体上分布在上中下游,如下表所示:

  通过投资并购北斗相关资产来“曲线救国”式的切入北斗产业链。通过收购拥有技术优势的股权,布局北斗产业。如

  北斗产业链作为一个高精尖领域,技术实力壁垒是最直接最关键的护城河。无论企业出身如何、有无大腿可抱,最关键的还是要有“技术实力”。

  君临认为,在众多北斗相关企业中,布局能延伸到上中下游全产业链,有绝对技术优势,且有能力军民两吃的企业,则更易从即将到来的北斗浪潮中享受更多红利。

  它最早源于1956年的广州无线厂),起初是为海军提供通信设备的竣工配套企业,这里诞生了国内第一台自适应无线通信和第一台跳频抗干扰无线通信。

  然而,它也有过自己的灰暗史。九十年代初,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作为老国企的广州无线电厂,曾一度濒临破产。当时曾因人均负债高达10万元,而被称为“十万负翁”。

  好在,它抓住了地方国企混改的机遇,在改制为海格之初便已实现了广泛的员工持股,激发了“瘦骆驼”的长期成长潜力,成功的协助海格逆转了局势。

  经过改制和多年市场洗礼后,海格于 2010 年 8 月 30 日登陆深交所上市,成为中工业务整体IPO上市第一股。

  目前的海格通信,无疑是军工通信龙头企业,它已发展成为我用通信、及信息化领域最大的整机和系统供应商之一,是行业内用户覆盖最广、频段覆盖最宽、产品系列最全、最具竞争力的重点军工电子企业之一, 同时也是无线通信和卫星行业领先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供应商,并在积极拓展民用市场。

  它直接服务于军委直属机构、各军兵种、三大电信运营商、中国铁塔、部门、消防、交通等国民经济重要部门,亚丁湾护航、神舟飞船发射、航母出航、国庆阅兵、南海军演等重大“国事”的信息化保障均有它的身影。

  在经历前些年的多业务并举之后,自 2016 年开始,海格便逐步通过挂牌转让和剥离等形式来聚焦主业,业务范围调整为无线通信、航空航天、软件与信息服务、北斗四大主业布局:

  此乃传统优势主业,海格可谓是行业领头羊;它拥有技术研发优势、最全产品线和市场三大优势,具备全频段产品覆盖能力。 它的主导产品短波市场份额占比达到 40%以上,连续多年保持军工通信行业第一的地位。用户涵盖部队各兵种、机构和民用行业,在无线通信的市场份额中持续保持行业领先;

  主要包含模拟仿真、飞机零部件制造业务;前者通过收购摩诘创新后展开,主要为各军兵种和研究院所提供模拟器和电动运动仿真平台等产品,具备提供模拟仿真系统解决方案的能力;后者通过收购驰达飞机后展开,主要从事军/民用飞机机身、机翼及尾翼用金属零件、复合材料零件的研发、生产;

  此块是通过收购怡创科技而进入通信技术服务领域,为运营商提供从设备、系统到服务的一揽子解决方案;

  目前的海格,已经实现了“芯片、模块、天线、终端、系统、运营” 北斗全产业链布局,承担了“国家北斗卫星产业重大应用示范发展专项”研制任务,成功地把触角伸到了北斗产业链上中下游;2018年,其北斗业务收入为3.15亿元,是国内北斗军用行业的主要企业之一。目前它正在积极开展北斗三号系列终端研制,并已拓展交通、智慧城市等民用领域。

  然而,翻阅财报可知,它近两年的业绩并未尽如人意。从过去十年来看,公司营收 2016 年达到极值、2017 年首次下滑、2018 年才开始恢复。

  仔细研究你会发现,其实这主要是受近两年军改和国家军费开支增速下降,而致使公司军工订单减少影响所致。

  要知道,海格军民融合现在虽搞得如火如荼,且军民两用市场均可通吃。但在过往的四大业务板块中,无线通信、北斗和航天航空的主要大客户都集中在军方,所以前两年的军改,它自然也会受到影响。

  周边纷争不断、不安定因素虎视眈眈,再加上“某些大国”不断投入军力,我费开支长期来看,仍将处在持续上升通道。

  随着军改落地,未来三年国防军工市场的需求有望持续高增长,海格传统业务的业绩将因补偿性采购而重新迎来春天。

  君不见,到了2018年,海格的业绩也随之出现了反转,全年营收 41 亿元,同比增长 21%,归母净利润 4.3 亿元,同比增长 47%。

  北斗军用市场技术和资质门槛颇高,市场竞争格局相对稳定,而海格通信是我国最早从事设备技术开发和产品制造的厂家之一。早在上世纪 60 年代开始,它便研制了兼容多种系统的产品。

  自北斗一号工程启动时,海格便紧抓北斗系统的技术攻关,逐步成为北斗应用领域的核心企业,目前已是军用北斗领域的龙头。

  它已形成了从芯片到板卡、天线、终端整机、系统运营服务的北斗全产业链自主可控,产品目前已批量应用于车辆、船舶、航空等领域客户。

  作为军工卫星的龙头企业,海格的技术领先优势具备足够宽的护城河,受益于军用市场反弹和民用北斗高精度爆发的双轮驱动,它有望率先享受此轮北斗浪潮的红利。

  绝对技术优势是它的实力,北斗全产业链布局是它的能力,风风雨雨60载早已磨没了它的脾气,而军民市场皆打通则是温柔的鼓励。

  对于隔壁高帅富的邻居改WIFI密码这件事,我们最好的办法还是自己装个无线网好啦,毕竟实力和能力会决定剧情

  财成国际

关键词:大国重器小说
0
0
0
0
0
0
0
0
下一篇:没有资料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声明:网站数据来源于网络转载,不代表站长立场,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

CopyRight 2010-2016 科技创新信息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