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汽车科技 > 正文

谭浩邦:致力于价值工程学科建设的践行者

类别:汽车科技 日期:2017-10-21 12:20:13 人气: 来源:

  自从1980年调入暨南大学以来,民建会员、暨南大学教授谭浩邦一直潜心耕耘价值工程学科的建设与应用推广。如今虽已离开教学一线,但他内心最牵挂的仍是价值工程学科的发展。在他看来,“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穷尽半生精力与心血所做的一切,完全是为了一种、一种追求和梦想——将全部生命和心血献给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价值工程学科体系。”

  谭浩邦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内燃机制造专业,1980年调到暨南大学任教。在广东这片热土上,他开始接触到了国家的一些价值工程文献。凭着自己的学科敏锐性,他认为价值工程学科将会大有作为。于是他借助过往在技术、管理上的知识积淀以及前半生磨练的铺垫,十年如一日地投身于价值工程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经过刻苦地钻研和不懈地努力,成为了全国知名的价值工程学者。

  1981年,谭浩邦率先以学术的形式向数十所高校的教师推介价值工程知识,同时还在兄弟学校开设价值工程选修课,许多师生慕名前来选(进)修。三十多年来,谭浩邦一直孜孜不倦地致力于价值工程的理论和实践,他编写的十多部学术著作和发表近百篇学术论文受到国内外同行的瞩目,先后11次荣获国家级、部省级的科技进步,及省级以上优秀学术12次。专著《价值工程方法研究》荣获国家教委“全国高校首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二等,这是以来全国高校管理类人文科学所获的最高励,由他编导的《价值工程》片更是被评为广东省优秀电教教材。

  为了更好地向全社会推广应用价值工程(VE),谭浩邦在承担繁重的教学、科研任务的同时,还承担了一些相关的社会工作,主要有:广东省现代化管理评审委员,省情调研中心客座研究员,民建广东省委参政议员会副主任、经济委员会顾问,广州市荔湾区两届顾问,《价值工程》编委,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大等名校的硕士学位答辩委员会委员、主任,国际商学院兼职教授,华联大学副校长以及华南空调设备公司、万宝电器集团等多个大中型企业的顾问。

  谭浩邦在担任顾问和民建广东省委参政议员会副主任期间,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参加民建活动,始终尽心尽力地为、为企业出谋划策,许多献计建言被省、市、区各级及民建省委肯定和采纳,撰写的《着力拓宽东部高校参与西部开发的空间》还被民建广东省委2001年《情况反映》112期采用。

  谭浩邦(左图右一)参加“我为广东献良策”活动座谈会,发表“借助价值工程开拓广东经济转型发展新子” 的主题, 受到朱森林老省长的高度评价

  省内外许多企事业单位亦纷纷邀请他去讲授或指导应用:广东科龙集团、广东省公建设工程集团公司、涤纶集团等多个企业在他的传授和指导下,应用价值工程取得数以亿元计的直接效益;广州市黄埔区亦创造性地运用价值工程,优化电子政务建设,节约建设成本1500万元(约50%),得到省市有关领导的赞许。尽管长期帮助过许多企业改善经营管理,使他们获得丰硕的综合效益,但谭浩邦却很少计较给予个人的报酬。作为一名价值工程学者,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将价值工程的科研既好又快地为社会效益,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

  退休之后,谭浩邦仍闲不下来。他曾省委主要领导,提议将价值工程的应用从微观层面提升到宏观层面上。时任广东省委在听取谭浩邦等的汇报之后明确批示,要建立有省老教授协会参加的广东省部厅联席会议制度,听取老教授们的意见和,将发挥老教授的智力潜能落到实处。

  除了相关社会任职,谭浩邦还是广东老教授协会的副会长。他曾牵头建立广东老教授协会清远专家库,组织300多名老教授为清远市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提供多方面的智力支持。专家库参与的项目包括:成功试制锆英砂共振烘干机;混凝土新砂源的开发和技术规范的制订;太阳能光伏材料的研发与升级;废铜再生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旅游发展规划研究;广清一体化项目的研究与论证等,屡屡获得清远市委市的表扬和社会的瞩目。

  对于精准扶贫,谭浩邦也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在他看来,基础教育是从根本上帮扶农民脱贫的重要切入点。他致力发动广州市特级教师协会,组织支教团队在清远一中等5所中学开展“同课异构”活动,帮助当地教师提升教学能力和水平。经过三年多的智力帮扶,清远一中的毕业班已有92%的学生考上大学,这一指标直追广州市的重点高中。谭浩邦认为,只要有一个学生考上大学,这一个家庭日后便脱贫有望。他通过实践后建言献策,对于贫困地区,完全可以借助价值工程,有效提升教育扶贫的精准度和质效。此外,他还曾组织农业专家多次下乡推广微生物养猪和污水处理技术,不仅帮助当地有效地解决了猪粪处理不当的难题,还增加了农户的收益。

  如今85岁的他已把科研工作交给人,却仍被推举为价值工程学会的名誉会长和首席顾问。他时刻惦记着价值工程的发展,谈到对未来的期望时,他毫不犹豫地答道:“价值工程未有穷期,期待后来人更加着力价值工程的研究与实践,期望社会更加重视、支持这一学科的发展与应用。”

  推荐:

  

0
0
0
0
0
0
0
0
下一篇:没有资料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声明:网站数据来源于网络转载,不代表站长立场,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

CopyRight 2010-2016 科技创新信息网- All Rights Reserved